這份工作,其實並不是我沒很想要的...

親愛的女人迷:
今年9月1日是小熊進入職場的第一天。
這份工作,其實並不是我沒很想要的,應該說是在應徵時自己心中最底線、最保守的工作。
然而,卻是第一個打電話,也是應徵中唯一來電的公司。
第一階段面試順利過關, 當晚便接到第二次面試通知。
赴約前,母親告訴我:「也許這份工作有不錯的地方,聽聽主管怎麼說,也許會跟你心裡原本的既定想法有所不同。」
於是,我抱持著不是很願意的心情前去複試。
然後,順利通過面試,就這樣,進入了公司。

進入職場後,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。
同事不再像跟同學般會熱絡暢談、休息時大多做自己的事,
我才發現自己不能再以學生身分的角度檢視這一切;
我是社會新鮮人,但抗拒、矛盾、焦慮感開始越來越大。

接手工作後,我更了解職務內容跟想像的很不一樣:
不是我喜歡、有興趣的工作。
每當下班時便是痛苦的開始,我心情低落,不斷問自己「這是我要的嗎?」、「我不喜歡這樣!」、「我喜歡的工作不是這個!」、「可是才剛開始工作,要怎麼跟爸媽說?」、「我這樣算是是草莓族嗎?」。

我知道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真的很不好,可是好難控管自己的表情,
於是開始不喜歡講話,更害怕聽到誠心的關懷「今天工作怎麼樣?」。

有一天夜晚我跟妹妹分享自己的感受,眼淚,不由自主地潰堤。

妹妹告訴我:
「從小到大,你都很有想法,想做什麼事情就堅持一定要去完成,當然你也都達到自己的目標,這些都是你的優點。但它也可能是你的缺點。」
「你就像是置身在花園裡的女孩,周圍環繞著好多漂亮的花,卻執意要去摘靠近山上那朵你認為最美、最動人的野花。可是你知道嗎?你卻沒看見身旁的花其實也很美、很漂亮。」

我頓時哭了起來,妹妹說的是內心真正的我,揭露「『我』,原來是這樣的人」。

突然,我悟出了一個道理:「『試試』並沒有不好,但沒有『腳踏實地的試試』真的不好」。
現在這句話我把它寫在小卡上,擺在辦公桌前,時常提醒著我。

我是應屆畢業生,今年22歲,之前都是做校內工讀型的工作。
這個「第一份工作」不是很滿意,但是我也並沒有很討厭。
我知道同事人其實都很好,但是大家也許都在忙自己的業務。
也許我對自己的職務沒有抱很大的熱忱,但還是盡心盡力、負責任地完成。

我不再總是站在「我」的角度、「我」的感受、所有的「我我我」。

當再次瀏覽徵才網頁時,才發覺大家希望都是具備一年以上正職的工作經驗,而當我信誓旦旦又想要試試看別的「我覺得我喜歡、有興趣的工作時」,不免非常羞愧。
我太不自量力了。

現在的我仍然繼續做剛做的「第一份工作」。
也許心裡還是有些矛盾、很多疑問、好多焦慮,可是我知道這是一個「累積經驗的工作」,在職務上還是有許多不上手、需要多磨練、「有值得學習」的地方。

有一個廣告曾說過類似這樣的話:「時間總是過的很快,心情也還沒準備好,但是我仍然告訴自己要向前步伐。」
我的心情就好似這樣。

現在我試著找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,在運動中釋放壓力,並面對自己的心境,即使內心仍然感到徬徨、猶豫,我還是稱讚自己很勇敢,然後慢慢的同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。

我很清楚知道,自己會花一年的時間繼續這份工作;學習後,我至少有經驗值、更了解、更信任自己,便能更勇敢追尋接下來我的另一個人生規劃。

謝謝女人迷陪伴我,有一個空間傾聽我的心情,而我在寫下這份感受時,也更瞭解自己了。

小熊

Dear小熊:

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,看到你文章內容所說的焦慮完全能理解…
下周準備進入出社會後的第一份工作,和你的情況雷同接獲第一通面試電話,也是第一場面試就順利過關得到工作機會

卻沒有一絲絲的喜悅,
這真的是我要的嗎?
這真的該試試看嗎?

剩不到幾天要開始工作仍然害怕不安